“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比较研讨”活动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9/10/11 17:19: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 查看次数: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10月10日由福建教育学院主办,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和福州一中联合承办的“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比较研讨”活动在福州实验小学举行。福建教育学院教师、“国培计划(2019)”——湖北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福建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和教师等共135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执教教师有福州实验小学的王煌老师和福州一中的周秀治老师。
第一节是福州实验小学王煌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生活处处有规则》。
王煌老师课上先是采用有趣的游戏做导引,带领学生认识规则,初步感知规则的意义。紧接着,在“找一找,发现学校里有哪些规则”的活动中,通过学生口中说的规则和“小记者”找到的规则,让学生体会到了学校处处有规则;在讨论、交流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学生还了解了社会、家庭处处有规则,进而感受到“规则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规则”。继而王老师通过列举生动的案例、真实的事件把孩子们带进了现实生活,通过辨析和看新闻播报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规则的作用,使学生感悟到遵守规则的重要,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更公平、更有序、更安全,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最后引导学生安静有序地离开教室,让学生将课堂学得的规则意识化为行动。整堂课,王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幼小的心灵埋下了遵守规则的种子,思想得到了升华,从而立志做一名遵守规则的好少年。
第二节是福州一中周秀治老师执教的八年级《维护秩序》。
周秀治老师从建国70周年阅兵活动导入,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秩序,如何维护秩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点出社会秩序的类型。通过中学生小福的故事,生活化的场景:小福放学了,校门口拥堵现象,点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小福二舅小卖部的前后对比,生成知识点----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随着故事情境进一步导入,在地铁站爱心标识的解读,点出-----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类型;回到家,小舅劳动合同案例,讲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然后通过演员刘某事件的分析,得出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最后引导孩子们要有规则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秩序,助力中国梦。
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在不同的学段出现不少相同的主题,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上体现了必要的重复、合理的交叉、螺旋的上升,比如小学讲“生活离不开规则”,初中有“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小学树立法治意识,初中有“生活需要法律”。若在课堂教学中,各学段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缺失,相互了解不够,一旦理解不透、处理不好,则容易导致一些小学课堂在教学内容上要求过深、拓展过多,学生接受效果不佳;或初中课堂在教学内容上与小学简单重复,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不足。因此,选择相近主题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福州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老师们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到研讨会现场观摩。在谈及观后感时,老师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知易行难,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有助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从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能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的起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一体化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践行。
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教科室
2019年10月10日